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生活質(zhì)量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含糖食品的攝入量增加以及人們對口腔健康認知不足、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使得人們的口腔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根據(jù)我國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35-44歲居民中,口腔內(nèi)牙石檢出率高達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患齲率為84.9%??梢娢覈用裱例X、牙周問題遠遠高出其他發(fā)達國家,其健康狀況令人堪憂。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口腔作為人體消化道的第一關卡,其健康不僅影響咀嚼、發(fā)音等生理功能,還與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全身系統(tǒng)疾病密切相關。2017年國家衛(wèi)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明確指出,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口腔保健和科普工作、提高人們的口腔健康意識和行為能力,是我們當前最緊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口腔健康的維護通常包括診室預防與治療和日常個人口腔維護兩部分。其中,日??谇痪S護是我們保障口腔健康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其主要手段就是刷牙?。∪欢?,“刷牙”這項我們每天必做的功課你真的會了嗎?刷牙方法主要分為圓弧刷牙法和巴氏刷牙法。圓弧刷牙法是最容易為兒童學習理解和掌握的方法。成人最常用的刷牙方法為巴氏刷牙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鞏固巴氏刷牙法的知識點:選擇軟毛牙刷,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壓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于齦緣上,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次,每次刷2~3個牙。在將牙刷移到下一組牙時,注意重疊放置。刷前牙舌腭面時可將牙刷垂直作上下拂刷。刷合面時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離來回刷。
但是,如果刷牙方法不當,不但達不到口腔健康維護的目的,反而還會引起各種不良后果。比如說,我們常見的不當刷牙方式包括橫著刷牙、暴力刷牙,這會導致牙齦退縮、牙齒頸部楔狀缺損,甚至會出現(xiàn)牙齒敏感等癥狀;還有刷牙時長、頻率不當,會造成相應的牙齒和牙周問題,常見的有:(1)“蟲牙”,專業(yè)術語叫“齲齒”;(2)牙結石,牙結石沉積在牙齒表面會逐漸造成齒縫增大、牙齦出血、紅腫、萎縮、食物嵌塞等一系列牙周病問題,嚴重的會形成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刷牙方法不當、個人日常維護不良對口腔健康會造成諸多危害,因此可見對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定期做好個人口腔護理的科普和宣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刷牙外,人們對其他口腔健康維護的認識也存在些誤區(qū)和偏差,以下是我們常見的關于口腔保健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潔牙可以讓牙齒變白?
真相是:當然不是,潔牙是清理牙齒表面的牙結石和菌斑,并不能把牙齒變白。著色牙是我們口腔中常見的疾病,根據(jù)病因不同可分為內(nèi)源性著色牙和外源性著色牙,其中內(nèi)源性著色牙指的是由于受到疾病或藥物影響導致牙齒結構發(fā)生變色。外源性著色牙主要指由于食物、飲料中的色素沉積在牙齒表面引起的牙齒著色,而牙齒內(nèi)部結構完好。針對不同的著色原因,牙齒變白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部分內(nèi)源性著色牙可通過漂白法使牙齒變白,漂白方法分為由醫(yī)生操作的診室漂白術和患者自行操作的家庭漂白術。外源性著色牙可通過噴砂去掉牙齒表面色素使牙齒變白。
誤區(qū)二:每天刷牙,就不用潔牙了?
真相是:每天正確的刷牙可以清理牙齒表面的細菌、食物殘渣,進而減少牙結石的形成和附著,但是由于口腔解剖結構的限制,有些部位是容易形成結石并且牙刷無法有效清理的,需要專業(yè)醫(yī)師使用專科器械進行清理,因此定期檢查并潔牙是很有必要的。
誤區(qū)三:牙不能經(jīng)常洗,洗松了還說話漏風?
真相是:當患有牙周病時牙齒周圍牙槽骨發(fā)生吸收導致牙齒松動,而牙結石形成并附著在牙面上會將牙齒連接在一起達到“固定牙齒”的作用,潔牙去除牙結石后,失去了牙結石的“保護作用”,牙間隙暴露,產(chǎn)生潔牙導致牙齒松動和說話漏風的錯覺。
誤區(qū)四:潔牙后特敏感!怕涼也怕熱!
真相是:(1)牙結石會導致牙齦退縮,潔牙去除牙結石后裸露的根面沒有了牙齦的保護,從而產(chǎn)生敏感,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脫敏牙膏以保護牙齒。(2)潔牙操作不規(guī)范,器械接觸正常牙齒組織導致牙齒損傷,因此需要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潔牙。
口腔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維護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因為有了牙齒,我們才能吃東西,才能保持面部美觀,保證準確發(fā)音。因此保護牙齒、維護口腔健康是不容忽視的。用微笑打動每一顆溫暖的心,綻放你的魅力,從牙齒開始!
來源:健康界 王絢一、蘇少晨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于婷婷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xù)教育中心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微信公眾號